2025年8月18日,宁波一家汽车配件厂的车间里,技术主管周工正对着刚下线的双色车门把手大发雷霆——硬质ABS骨架与软胶TPE包覆层的结合处,密密麻麻的飞边像毛衣起球一样扎眼,3000件产品直接报废。这种双色注塑的飞边问题,正在吞噬着无数企业的利润。
在周工的生产线上,双色注塑飞边主要出现在三个位置:
首先是硬胶ABS与软胶TPE的结合面,形成0.2-0.5mm不规则的毛边;
其次是滑块与模仁的配合缝隙处,出现细如发丝的闪光边;
最致命的是顶针孔周围,溢出的TPE像软皮糖一样缠绕在顶针上,每次都需要人工清理,严重拖累生产效率。
他们最初认为是锁模力不足,将800吨的注塑机换成了1200吨,结果飞边依旧顽固,还多花了60多万设备款。通过我们团队的系统诊断,发现双色模具飞边的根源远比想象复杂。硬胶ABS的模温需要维持在80-90℃,而软胶TPE的最佳模温是30-45℃,近50℃的温差导致模板发生热变形,分型面出现0.08mm的缝隙,足够熔体趁虚而入。
其次是时序控制错位,第二射TPE注入时,第一射ABS骨架的温度仍在110℃以上,热膨胀使原本严丝合缝的模具配合产生间隙。
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排气系统——传统排气槽深度0.03mm对硬胶ABS恰到好处,但软胶TPE的流动性更好,会直接钻入排气槽形成飞边。
针对周工的双色车门把手项目,我们实施了"三阶段管控法"。模具改造阶段:在分型面增加氮气弹簧辅助锁模装置,局部锁模力提升30%;将滑块配合面从平面改为5°斜面配合,利用斜面自锁原理消除间隙;顶针采用新型分段式结构,头部增加0.1mm的止逆环。
温度控制阶段:在ABS模仁内植入热流道板,实现模温分区控制——ABS区域85℃,TPE区域40℃,
过渡区梯度升温;在第二射开始前增加5秒的冷却延时,确保ABS骨架温度降至80℃以下。工艺优化阶段:第一射ABS采用"高压慢速",注射压力120MPa,速度40%,确保模具刚性状态成型;第二射TPE采用"低压变速",初始阶段20MPa慢速突破结合面,中段升至45MPa快速充填,末段再降回25MPa保压。这套方案实施后,周工的车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——飞边不良率从22%直降至0.3%,顶针缠绕问题彻底消失,更意外的是成型周期从75秒缩短到58秒。
双色注塑的飞边就像精准的外科手术,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记住三个关键点:模具温差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否则热变形会悄悄制造飞边温床;硬胶与软胶的成型时序要精确配合,任何温度冲突都会转化为分型面间隙;排气系统必须为软胶特制,常规设计就是给TPE发放"通行证"。当您的双色产品也遭遇飞边困扰时,不妨先做个简单的自检:用手抚摸飞边部位,如果发硬可能是锁模问题,如果发粘往往是温度问题,如果呈丝状必定是排气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