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铭洋宇通科技有限公司官网

国内0755-27691164

海外86-0755-27691164

技术咨询137-2556-9968

返回列表 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
返回列表页

塑胶模具弹簧回针顶针长度计算方法

塑胶模具

塑胶模具设计中,弹簧、回针和顶针这些部件的长度计算看似简单,却直接影响模具的稳定性和注塑效率。如果尺寸不对劲,容易导致脱模不顺、复位延迟或产品变形。作为注塑加工的一环,这些计算需要结合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来定,确保塑胶模具运行顺畅。今天就来聊聊塑胶模具中弹簧、回针和顶针的长度计算要点,分享一些实用技巧:

先说弹簧长度计算,这是塑胶模具复位机构的核心。弹簧主要用于回针复位或行位支撑,其长度需考虑自由长度、预压量和压缩比。一般公式是:弹簧长度 ≈ 顶针板到后模板的距离 + 弹簧孔深度 + 10mm左右。这个10mm是安全余量,具体可根据弹簧强度微调,确保压缩时不会过度变形。压缩比控制在35%左右,即(行程 + 预压)/ 自由长度 ≈ 0.35,预压至少1/4英寸(约6mm),以防松动。塑胶模具中,弹簧周圍留1.5mm空隙和倒角,避免摩擦。在选材时,用ASSOCIATE标准弹簧为基准,能让计算更准,适合高频注塑的塑胶模具。

回针长度的计算相对直观,主要确保模具复位顺畅。回针长度 = 顶针底板到前模板的距离 + 前后模合模间隙 + 安全余量(通常5-10mm)。合模间隙约0.02-0.05mm,根据塑料类型调整,比如PP间隙稍大,PC则紧些。这个长度要让回针在开模时不突出型腔,闭模时不干扰熔胶流动。如果塑胶模具模板长度超过36英寸,建议多加2支回针分散力道。计算时,用CAD软件模拟开合行程,确保回针管位至少30mm,避免过短导致弹簧不稳。塑胶模具设计中,回针位置均匀分布,能提升整体复位效率。

顶针(顶杆)长度的计算则聚焦于脱模均匀性。顶针长度 = 产品高度 + 脱模行程 + 顶针板厚度 + 安全余量(5-8mm)。脱模行程一般为产品高度的1.5-2倍,确保顶出力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翘曲。塑胶模具中,顶针直径选1-3mm,间距不超100mm,位置避开浇口和外观面。计算时,考虑注塑压力(80-120MPa),高压下顶针需更长以防弯曲。用高韧钢材如SKD61制作,能耐用上百万次。塑胶模具多腔时,顶针组需对称布局,防止偏心。

这些计算不是死公式,得结合塑胶模具的具体尺寸和材料特性来微调。比如,薄壁塑胶模具顶针行程短,回针余量小;厚壁则相反。小批量试模是验证的好办法,测量实际行程调整参数。供应商的弹簧参数表也能帮忙,选对规格省时省力。

通过公式起步、模拟优化,就能让模具更可靠。注塑这行细节为王,一起努力做出高效塑胶模具吧!

回到顶部

0755-27691164

在线咨询

关注我们

深圳市铭洋宇通科技有限公司